撕坏的借条重新粘贴,还能用作证据吗?
2021-11-30 16:43:49
对外出借资金,借条可谓是债权人最重要的权利凭证了。这年头,应该不会有人不清楚借条该怎么写了吧?
但与借条相关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比如最近有当事人问到:借条如果撕坏了再拼起来,还有法律效力吗?
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法律知识的朋友可能会一口咬定:当然有效,借条撕破了,法律关系又没有灭失,粘上继续使呗!就好像离婚难道靠撕结婚证吗?……
然而现实的复杂性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
一张不小心被撕成六片的借条
去年(2020年)的一个真实案件里,被告颜某向原告徐某借款1万元,并出具了一张借条。借条上仅写明了借到款项的时间和利息计算方式,但没有约定明确的还款时间。
2020年1月9日,原告以被告未偿还该借条载明的借款本息为由诉至贵州省金沙县人民法院,请求判决被告立即偿还原告借款本金及利息,并承担诉讼费用。
这本来是个挺简单的案子,但法官看到原告出具的借条原件时却愣住了:
这个借条是被撕成六片后重新拼接上的。
本案中被“不小心撕成六片”的借条。
对此,原告解释说,借条原本是写在本子上的,在撕其他页时,不小心把这张借条也撕坏了。
而被告颜某则表示,确实有借款这回事儿,但自己已经偿还了所有借款本息,并拉出了一个证人出庭作证。
被撕碎的借条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吗?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这话基本正确。
首先,如果证据存在重大瑕疵,就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本案中的借据作为书证,必须具有完整的内容和形式。撕坏之后重新粘贴的借条,虽然不影响文字的辨认,但是作为证据,在形式上存在重大瑕疵,不符合证据的完整性。
其次,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原告既然拿出存在瑕疵借条证据,试图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就需要对证据的瑕疵进行合理的解释。
尤其是根据我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可知,民间小额借款中存在着“借条一撕,一笔勾销”的操作,资金出借人在收回本息后会撕毁作为债权凭证的借条,表示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消灭。
因此,“债条被撕毁”背后是有着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含义的,如果作为债权人的原告不能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又无法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借款事实依然存在,就需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借条撕毁债权灭失,并非孤例
本案中,法院认为:
一方面原告徐某提供的借条是在撕坏后重新粘贴作为证据使用的,已不具有证据的合法性、丧失了证据效力。原告在庭审中解释借条被撕坏的原因也不符合常理,也没有未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
另一方面,被告证人的证言符合实际,可予以确认。
因此,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而这样的案例竟然也并非孤例。
也是在去年,湖南长沙天心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桩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提供的借条撕得更碎:
这破碎程度快赶上碎纸机了。图. 刘树源 |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020.6.24.
这一桌子碎纸片,给云小律看不会了:这么重要的凭证,保存一下别撕烂,很难么……(所以原告们为什么认为法官会相信他们的解释?)
法官和原被告双方现场进行了拼图,最终决定:
没有证据证明债权债务依然存在,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云律通智能律师提示
上面两个案件中,无论原告心里是真悲催还是假委屈,都要记住这样一课:
法律不仅看“实际上有没有”,更要看“证据上有没有”。
因此,对于借条等重要证据务必要妥善保管,避免损毁。
当然,借条或借款合同本身规范、靠谱,也是债权法律保障的基石,这也是我们反复告知当事人朋友们“借条/借款合同该怎么写”,并建议大家“找个律师把把关”的重要原因。
目前,一家高校师生共创的法律科技公司已经推出了名为“云律通智能律师”(移步到各大应用市场下载云律通智能律师app)的智能法律服务平台(APP/H5),通过智能算法,把专业的律师法律服务搬到了手机上。
当事人只需要在手机上根据系统提示勾选案件事实,就能够一键生成一份详细的法律咨询意见或合同文书。
比如用这个系统度身定制一份严谨周密的借款合同,只需要动动手指,咔咔几步。
下载体验“云律通智能律师”,在线定制严谨周密的民间借款合同~
如果对民间借贷还有疑问,也可以进入云律通智能律师系统,使用“智能-智能法律咨询-民间借贷”,一键生成智能咨询意见,或使用“人工-合同纠纷”,咨询云律通坐席律师。
如此黑科技性能的“智能-人工”交互式法律服务,不仅令云律通智能律师在公众中深吸了一波粉,也获得众多企业工会的青睐。
毕竟,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工作之外、生活之中,谁没个法律上的烦心事呢?用科技杠杆赋能公司的员工福利体系创新和工会的职工普法维权,云律通太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