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安倍晋三遇刺身亡,这两件事实在离谱
2022-07-09 18:58:52
枪杀安倍晋三的行凶者被安保人员扑倒。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文. 左手曦月右手清阳
当地时间7月8日17点03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因在街头演讲中遇刺伤重不治死亡。此时距离他的68岁生日,只有两个月时间。
这一事件引发了巨大的舆论争议。随着舆情发酵和更多的现场信息被披露,一些令人感到离谱的事情浮出水面。
离谱一
安保力量涣散 保镖呆立如同傻狍子
虽说日本是枪支管控国家,虽说日本社会恶性暴力事件发生概率很低,虽说安倍已经是个并无实权的前首相,但安倍遇刺现场的安保状况之涣散、保镖业余程度之高,仍令观者咋舌。
要知道,安倍发表演讲的这场活动(为参议院选举自由民主党候选人拉票)并不是什么人群密集的大型集会,现场一共只有30来人,其中还包括官方的工作人员和保安。
图片来源于NHK,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现场视频分析显示,刺杀者山上徹也早早来到现场,就埋伏在安倍晋三的后面。据日本警方事后称,安倍与山上撤也周边没有任何明显的警戒措施。
安倍开讲没几分钟,山上撤也就趁机从背后靠近安倍,从伪装成相机包的黑色挎包中掏出枪,在距离安倍只有3米左右时举枪瞄准,且肉眼可见地瞄准了好几秒……
但此时,竟然还没有任何人上前阻拦。
第一次射击后,烟花爆裂般的巨大的声响震惊全场,射击后的枪筒冒出滚滚白烟。此时安倍还没有被击中,他甚至回头看了一眼。
而安保人员,也,慢动作一般惊奇地回头张望。
随后,山上撤也在无人阻拦的情况下快步上前又补了一枪,安倍被击中应声倒地。
戴口罩的安保人员像受惊的傻狍子一样呆立在原地,难道是以为有人放礼花庆祝么……
据NHK报道,安倍晋三的左胸被枪击中,同时右颈被“打开了一个大洞”,当即陷入昏迷。
行凶者山上徹也站在原地没有逃跑,周围的安保人员这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把他按到在地。
约7分钟后,急救人员乘坐直升机抵达现场,将安倍转运至奈良县立医科大学医院。
这现场急救也是很离谱,黄马褂的工作人员竟然在做心肺复苏。不知道严重胸外伤(心脏破裂、血气胸等)是心肺复苏的禁忌症么……
据日本警方称,枪击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徹也是一名奈良市本地男子,今年41岁,曾在日本海上自卫队工作3年,并于2005年退役,目前职业不详。
此前有报道说,山上徹也持有的是一把霰弹枪,但奈良警方表示,山上使用的其实是一把自制手枪,由两个金属枪管制成,糊满黑色胶带来缠绕在木柄上。
这东西比一般手枪还大,而且无法连续触发,所以行凶者在两次枪击之前还有一个调整瞄准的间隙,但即使设备和行凶者都如此“散装”,安倍的保安还是没能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应。
通常,日本首相退休后便不再享有秘书、警卫、司机和专车等特权。但出身首相世家、在政治上影响力深远的安倍却有所不同。
至今,安倍的私宅附近仍有24小时安保把守。而且到地方上举行演讲,通常也会由当地都道府县一级的警察机构、政党地方负责人等共同提供安全保护。
而现场反映出来的安保状况却令人咋舌,甚至有网友戏谑:这事儿没有保安配合都完成不了……
当然,也有日本网友作出猜测:一方面日本社会治安普遍较好,安倍在任期间也比较亲民,所以安保人员并没有预料到会有刺杀事件发生。另一方面,自制手枪的声音与通常的枪声不太一样,因此安保人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目前,日本警厅也正在对安倍遇刺现场的安保情况进行调查。
这6位口罩大叔就是安倍当天的安保队伍,网传“杀人只需0.2秒”的贴身女保镖石田萌美并不在当值人员中。
离谱二
网络狂欢四起 爱国不应靠为暴力站台
第二个离谱的事情,我要严肃一点聊。
自安倍遇刺的消息弹出,网友们随即开始了灵感迭出的网络狂欢。一些网友认为,安倍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后一天被刺身亡,蕴含着某种天谴的意味,也有网友表示,无法对日本战犯的后代产生任何形式的同情。
更多的,是在死亡题材下的调侃和欢呼。
这是我在互联网世界最畏惧看到的一幕:毫无原则的狂欢,不经思考的从众。甚至不需要了解安倍晋三其人,或是他在中日关系和日本政局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就已经敲锣打鼓张罗着开席了。
这些欢呼绝不是对历史的有效的复仇。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会触碰人类道德和情感的底线的。比如虐待妇孺,比如种族灭绝,比如为犯罪欢呼,或站在因暴力死亡的受害者的坟头蹦迪。
此时的自High不是有血性,而是没人性。
它会在这个敏感的国际政局下,进一步撕裂共识,使我们这个民族遭受更多的非议和敌对。无论双方在历史上曾有过怎样的过往,一国的前首脑因极端主义被当街枪杀都不是应被庆祝的题材。
南京大屠杀的30万亡灵不会因为安倍的遇刺而得到告慰,相反,中国的外交将因为这些一时口快的宣泄面临更多阻力与敌意。
也有人看似包容地表态:无论叫好还是谴责,都可以理解,都值得尊重。
但是,这种脚踏两只船的暧昧,不过是对民粹的投怀送抱。
在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面前,并没有什么价值观的模糊地带。这个世界的底线是鲜明的:不同政见者因暴力犯罪被杀死,并不会使行凶者成为英雄。相反,他树立了坏的先例,将这个世界进一步推入极端与疯狂的深渊。
而当我们在手机和电脑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吃瓜时,屏幕上留下的幸灾乐祸的戏谑调侃也被同步呈现到日本民众的眼前,刺痛悲伤者的灵魂,又成为反华势力的刺刀。
不可否认,无论对安倍之死的态度如何,绝大多数网友是带着一腔爱国热情的。
但如果你真的热爱中国,却缺乏深入了解历史的眼界和分析微妙形势的洞察,也不清楚安倍遇刺引发的政坛震荡对于中国是福是祸,起码还可以在这种事情上保持和国家、和主流媒体腔调一致:
你没发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环球时报等都开启评论精选了吗?没发现连百度的弹幕互动也关闭了吗?有没有想一想,在这个时点上,什么是国家希望公众发出的声音?
7月8日下午,众多主流媒体官微均开启了评论精选,过滤极端言论。
大是大非看不明白时,少添乱,也是一种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