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假茅台、五粮液,能退一赔十吗?

2024-07-25 18:15:42

600 (2).png

文 | 韩晓晨律师. 北京云通律师事务所主任


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作为中高端商务局里的硬通货,被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消费者认为:既然白酒是入口的东西,按“退一赔十”向商家索赔应该没问题吧?


其实还真不一定。


很多消费者印象中,只记得购物遇“假”有“退一赔三”和“退一赔十”两种赔偿规则,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形却总令人混淆不清。


常被误解的“退一赔三”和“退一赔十”


简单来说,“退一赔三”适用于卖家有欺诈行为时,比如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使消费者在基于错误的认知做出购买决策。常见的情形包括以仿冒品充当正品售卖,或者以低廉的材质冒充昂贵的材质等。


“退一赔十”则仅适用于食品领域,即商家家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


“退一赔三”着重考察商家有无欺诈,“退一赔十”则不考虑有无欺诈,只看商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消费者是否受到损害这两个客观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不难看出,“退一罚十”的认定口径更加狭窄(当然,如果商家主动承诺退一赔十,则不论是否食品,均应当按承诺退一赔十)。


而假冒茅台、五粮液是否能够适用“退一赔十”,就要看假酒“假”在哪里,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标准并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


造假方式不同,退赔规则也不同


早年间的假酒,曾出现过用工业酒精(甲醇)勾兑成酒的案例。比如1998年轰动全国的“山西特大假酒案”中,山西省朔州市文水县的农民王青华用34吨甲醇加水后勾兑成散装白酒57.5吨,出售给多个个体户批发商进行分销。这些假酒最终造成27人死亡,222人中毒,其中多人失明或肝肾损伤。


这样的假酒放在现在,无疑违反食品安全法,其生产者、经营者不仅需要对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赔偿损失(如由此发生的医疗费用等),还需要承担“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并将受到刑法的严惩。


但是,随着法律环境的不断健全和违法成本的日益高企,绝大多数“假酒”生产者早已不敢玩儿得这么野了。


如今更普遍的造假方式,是将其他厂家正规生产的白酒重新灌装贴标后,冒充高档白酒销售的。


这种情况下的假茅台、五粮液并不会被认定为《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因此也无法适用假一赔十的规则,只能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按经营者欺诈(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来适用“退一赔三”的规则。


当然,如果有些商家或电商平台做出了“假一赔十”等质量承诺,消费者仍可以享受更高的赔偿比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民事赔偿之外,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也难逃


另外提醒各位消费者,冒牌假酒不仅存在健康风险,也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品牌权益。消费者在自己维权的同时,不要忘记向市场监管机关举报,顺手端掉违法窝点: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一旦消费者举报属实,商家可能会被最高处以违法所得十倍、或者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会被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同时,商家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可以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如果假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还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甚至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所以对于造假售假者来说,民事的赔偿只是开始。


  1. 分享(0)

  2. 收藏(0)

  3. 点赞(0)

相关内容